文/观察者网 周毅,编辑 张广凯
“承兴系”诈骗案带来的连环官司,又有最新进展。
5月8日,观察者网从知情人士处获悉,上海金融法院日前对诺亚诉京东等公司的案件进行了一审判决。对于诺亚旗下公司的诉讼主张,法院予以驳回,京东被判无责。这意味着京东无需因诺亚踩雷“承兴系”诈骗案承担所谓“赔偿责任”。
不过,由于目前一审判决处于上诉期,结果暂未生效。此事仍有待进一步观察。
8日晚间,诺亚方面就此事发布了公告
2019年,承兴系公司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虚构对京东、苏宁等多家电商公司的应收账款,骗取上海歌斐等多家机构的融资款。“刻俩萝卜章骗了300亿”,造成88亿余元的实际损失,此事引发金融圈巨震,公众也为之错愕。
2022年,“承兴系”实控人罗静因合同诈骗、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
一审获刑。但此事的“连环官司”并未就此结束:由于踩雷“承兴系”,有投资者向上海歌斐等机构发起了诉讼,上海歌斐又向京东等公司发起了诉讼……
先遭遇“李鬼”假冒,又“躺枪”连环官司,京东因此事成为外界关注焦点。但不容忽视的是,“承兴系”骗局背后,受伤的还是无辜的投资者和合法经营的企业。通过法院材料,我们试图接近这一系列事件的详貌。
先遭“李鬼”、又遭起诉,法院一审宣判:京东无赔偿责任
京东“躺枪”300亿金融诈骗案,主角其实是诺亚财富和“承兴系”公司。
2015年2月至2019年6月期间,广东中诚实业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东中诚”)、广东承兴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东承兴”)等“承兴系”公司,利用其与京东贸易等公司开展采购业务的供应链贸易背景进行融资。
通过伪造京东贸易印章,并伪造相关购销合同等底层资料,“承兴系”公司虚构了对京东的应收账款债权,然后又以虚假的应收账款债权转让,诱骗被害方——诺亚财富下属的上海歌斐等公司,签订合同并给付钱款。
公开报道显示,截至案发,“承兴系”公司共骗取被害方300余亿元,实际造成88亿余元损失,其中歌斐资管损失34亿余元。随后,歌斐资管和自言租赁将京东贸易和“承兴系”等公司告上法庭,索要投资损失。
“承兴系”公司背后的女人——罗静,此前已因罪获刑
在历经近五年的诉讼后,上海金融法院于今年4月30日对这两起民事案件作出一审判决:承兴系相关公司广东中诚实业、广东承兴控股被判向上海歌斐支付34.1亿元,向自言汽车支付8500万元。京东贸易无需承担赔偿责任。
5月8日,诺亚方面发布公告,同步此案相关判决结果。不过,对于与京东有关的部分诺亚方面进行了模糊处理,描述为“上海歌斐针对共同被告人提出的其他索偿被上海金融法院驳回”,并未具体指出京东的名字。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这两起案件一审判决还处于上诉期,判决结果暂未生效。
京东躺枪、实则被围猎:揭露承兴系诈骗案关键细节
“承兴系”公司及人员,是如何假冒京东,瞒天过海的?
据报道,在诺亚向京东确认应收账款转让过程中,“承兴系”公司安排人员,在京东截留了快递,盖上“假章”后,再假冒京东寄回诺亚财富。更离谱的是,“承兴系”公司还安排人员,用假工牌在京东场地内应对了诺亚方面的上门调查。
不难发现,“承兴系”造假过程中,京东等公司并无工作人员参与或知情。发生在京东公司相关的诈骗行为,也都是承兴系人员以伪造工牌、冒用身份、利用快递员等方式,在歌斐基金团队高级副总监方建华的配合下完成的。投资者利益受损,责任主体仍在承兴系的诈骗行为和资产管理公司的工作不力。法院文件展示的细节也能证明这一点。
例如诺亚员工方建华(后因受贿获刑)等人,曾前往京东北京办公场地进行现场访谈。承兴系员工假冒京东工作人员,在大堂会客区域进行了接待。京东的场所管理并无问题,问题在于承兴系员工利用京东供应商的身份提供预约码,让诺亚“内鬼”入场,京东对此事毫不知情,更遑论预见和防范“承兴系”公司的欺诈。
歌斐方面曾向京东邮寄《应收账款转让确认函》来核实其真实性,也遭遇了类似问题。根据承兴系公司提供的材料,诺亚方面将文件寄给所谓的“京东人员”。承兴系公司员工将有关文件精准拦截,并在加盖“萝卜章”后通过邮政寄回。EMS邮件信息是京东的地址,但事实上京东对此事并不知情——退一万步讲,即使拦截行为发生在京东的办公场所,也是因为快递工作人员违规交付了文件。这显然是一场精心设计的围猎。
导致诺亚财富投资者利益受损的主要原因,并非京东之“过”——一审判决也能证明这一点。案件关键是承兴系的诈骗行为——京东也是受害者之一。让人匪夷所思的是,作为财富管理公司,诺亚很少提及自身问题,反而紧抓京东不放,甚至将其诉诸公堂,连财务发票和POP业务模式也要被拎出来“躺枪”?这又是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