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腾讯控股第一季度营收1595亿元 同比增长6%
腾讯控股(HKEX: 0700)今日发布截至3月31日的2024年第一季度财报:营收为1595亿元,同比增长6%。权益持有人应占利润为419亿元,同比增长62%。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下,权益持有人应占利润为503亿元,同比增长54%。
财报发布后,腾讯董事长兼CEO马化腾、总裁刘炽平、首席战略官詹姆斯·米歇尔(James Mitchell)及CFO罗硕瀚等公司高管召开了财报电话会议,解读财报要点,并回答分析师提问。
以下即为本次电话会议分析师问答环节主要内容:
瑞银分析师Kenneth Fong:第一个问题是关于网游,上个季度,管理层强调说腾讯关键策略之一便是重振主要游戏产品的表现,Supercell公司所制作的游戏证明了我们极佳的表现,包括《绝地求生》的强劲反弹。鉴于公司拥有强大的各类版权产品,以及在运营和执行网游策略方面所具备的重要经验,管理层能否与我们分享一下如何看待未来该领域的发展潜力和相关的增长计划,如何将这些成功的经验复制到其他版权产品和游戏上?
另外,我们在上个季度承诺(今年)至少进行一千亿(港元)的回购,考虑到我们的股价自上个季度开始出现了不错的上涨。我们应该如何控制公司回购的节奏?更多地是视股价情况而定,还是我们应该考虑其他方面的因素?
詹姆斯·米歇尔:我来回答一下关于游戏的问题。对于游戏业务,我们一直在努力重振一些主要游戏产品的表现。相信我们也实现了不错的进展,对于未来的持续改善也非常有信心。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总结了一些经验,其中之一就是,我们所归类为所谓常青游戏的这些产品,确实有能力长出新芽,确实能像常青树一样自我修复和重新生长。一个很好的例子就是《荒野乱斗》(Brawl Stars),我们不仅观察到了其总收入翻四倍的情况,而且每日活跃用户也增加了一倍多。
第二个经验是,我们认为如果一款产品应该是常青游戏,但却出现停滞不前的情况,那么问题通常不是游戏本身,而是运营游戏的团队,我们需要对团队做出改变,有时是改变团队的思维模式,有时是人员调整。而当我们做出这些改变时,就很快会产生积极的效果。如果我们没有看到积极的效果,或者改变缓慢,我们就会做出进一步的调整。很多大型竞技多人游戏本质上就是常青的,像是足球、篮球等主要运动项目,本质上就是会一直非常受玩家欢迎的产品。如果能找到合适的人来运营这些游戏,就能产生正面效果。
刘炽平: 关于回购的问题,正如我们上次所宣布的,公司承诺回购至少1000亿港元的股票。此后,回购一直在相当稳定地进行。目前来看,我认为回购并不取决于股价,确实如你所言,股价已经上涨了不少,在我们宣布回购计划之后可以说出现了相当惊人的上涨。但考虑到我们利润的大幅增长,考虑到投资组合价值的持续增加,也考虑到公司非常优质的长期发展前景,我们觉得目前的股价仍然非常具有吸引力,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还会继续推进股票回购。
杰富瑞分析师Thomas Chong:第一个问题是关于公司的广告业务。一季度该业务出现非常好的增长势头。在宏观经济逐步恢复的背景之下,请管理层谈一下如何看我们在广告市场的份额,以及竞争态势和运营支出方面的升级?在618大促到来之际,管理层观察到怎样的市场情绪?如何展望视频号平台未来几年广告增长的势头,以及直播、电子商务、商品交易总额增长对推动广告收入有何作用?
第二个问题关于公司的高质量增长战略。我们在这方面表现非常突出,相关的盈利增长势头也非常强劲,管理层如何预期未来几年的盈利增长和利润率变化趋势?未来会否在某个时间点进行更多的再投资?就运营支出而言,鉴于我们有更多的新内容和新游戏发布,我们应该如何看待未来几个季度的支出变化趋势?
詹姆斯·米歇尔:关于广告业务的问题,如你所预期的,鉴于经济情况复杂,业内的整体情绪也相当复杂,环境也是比较具有挑战性的。对我们来说,一季度是一个稍微有点特殊的季度,由于春节假期的效应,一季度通常是广告投放量较小的一个季度,也就是大家所说的春节效应。这个情况会导致加速或减速的趋势被放大。我们预计今年后续季度的广告增长速度会比第一季度慢,这也更接近市场对我们今年剩余时间广告收入增长的共识预期。
话虽如此,整体上来看,我们还是具有非常大的优势的,可以继续以较快的速度抢占市场份额,我们在视频号广告量的增长方面,还处于非常早期的阶段,目前大约只有我们主要短视频竞争对手广告量的四分之一。在通过人工智能部署广告以获取收益方面,我们也还处于早期阶段。人工智能应用于腾讯的广告技术,使我们持续不断受益,而且这些技术具有强大的杠杆作用。作为一个社交媒体平台,我们的广告点击率很低,好的方面是增长基数很低,而且我们已经实现了点击率提一到两倍的提升,而对于那些点击率增长基数很高的广告服务提供商来说,这是不可能的。总的来说,我们仍然对以适当速度推动广告收入增长相当有信心,我们具备这种能力。无论整体广告市场状况如何,我们也将继续抢占市场份额。
刘炽平:关于高质量增长战略,我想澄清的是,公司一直奉行在平台上投资、投资于提升用户体验和产品,并逐步实现商业变现的战略和理念。我们现在能够释放和利用许多驱动增长的因素,并不是因为我们在榨取或利用平台,而是因为我们在平台上的持续投资。高质量增长的驱动因素变得更加明确,我们对于业务进行了梳理,剔除了质量较低的产品和服务,以及业务中的干扰因素。这样我们就可以专注于我们的核心平台,同时使增长驱动因素更加明显和突出。
我们相信,这些增长驱动因素,无论是视频号广告、微信搜索广告,还是我们支付平台上的增值服务,以及不断优化的电子商务服务费用等,都有相当大的增长潜力。此外,我们也一直在投资新的领域,这些领域可以成为未来的增长驱动因素,包括人工智能、新游戏、电子商务和相关产品等。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的毛利率实际上应该继续受益于这些高质量收入的持续增加,未来还会有一个相当长的回报期。
罗硕瀚:关于营销费用的问题,总体而言,这部分费用同比增长了17%,我们预计同比增长率将处于较低水平,在10%-13%的范围内。我们也会根据需要动态调整营销费用,如果我们发现一些需要投资的服务或产品,我们肯定会去做,但同时会考虑到成本优化方面的机制,进行谨慎评估。
花旗分析师Alicia Yap:第一个问题是关于公司的游戏业务。随着《王者荣耀》等游戏的总收入实现正增长,并且还有几款游戏在本季度也创下了总收入的新高纪录,递延收入的强劲增长也应该为未来几个季度即将到来的收入增长奠定良好基础。在游戏业务方面,是否还有尚未完成的调整,或者存在我们需要关注或担心的风险或不确定性?
第二个问题是,有人想知道,在下个季度,腾讯或中国其他开发者的游戏应用,或数字内容应用,在苹果应用商店的收入分成安排方面,是否有机会调整,是否有可能会导致增值业务的毛利率上升?
詹姆斯·米歇尔:关于第一个问题,是的,递延收入的增长是财报游戏业务收入增长的积极领先指标。我们没有看到特别需要指出的风险,相信由于我们所做的结构性改变,腾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游戏业务的风险。展望未来,我们的重点将是执行现有游戏的新战略,并推动后备几款新游戏的成功发布。关于应用商店收入分成比例的问题,我们的确认为应用商店目前的运行,是以牺牲包括腾讯在内的应用提供商为代价的,不仅是在中国,在国际上更是如此。不过就我们的商业计划而言,我们会假设这些收入分成安排保持不变。
摩根士丹利分析师Gary Yu:我想跟进一个关于游戏业务的问题,感谢管理层之前关于常青游戏的评论。同样的,在将新游戏培养成下一个常青游戏方面,你们有什么管理策略?在国内市场,我们有《地下城与勇士》手游即将推出,而在国际方面,我们可能还有更多游戏即将推出。如何看新游戏的发布策略?第二个问题也是关于利润率的上升。公司似乎所有业务部门的利润率都在上升,如何看待其可持续性?
詹姆斯·米歇尔:关于新游戏的问题,游戏行业对于新品来说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行业,因为随着常青游戏变得越来越好,那么每一款新游戏不仅要与同时期发布的其他新游戏竞争,还要与所有市场上既有的游戏,或所有经过市场竞争而存活下来,并进化成为常青游戏的那些最佳游戏进行竞争。在个人电脑上如此,在移动设备上如此,在游戏主机上亦如此,在中国市场是这样,在国际上也越来越呈现这种趋势,玩家在大型主机上的大把时间也越来越多集中在像《堡垒之夜》《使命召唤》这样的大型常青游戏之上。所以我们的对策是,不断提高我们推向市场的新游戏之标准,并且专注于数量更少但规模更大、质量更好的新游戏,我们推向市场的每一款新游戏都有很大的可能性成为常青游戏。
我们将推出的一些新游戏,其中一部分是以内容为核心的,它们的商业变现会有一个周期,但这没关系,它们仍然有很大希望取得成功并且实现盈利,玩家也会热爱这些游戏。但对于那些我们确实期待其成为常青游戏的产品,我们关注的指标可能并不是外部能看得到的那些最明显的指标,比如炒作热度、媒体兴奋度、第一天的下载量和收入等等。相反,我们关注玩家参与度等方面的指标,还有比如玩家留存率。正是这些领先指标能够告诉我们哪些新游戏在推出一两年后就会逐渐消失,哪些会不断发展壮大,比如我们在《金铲铲之战》中看到的情况,这款游戏开盘比较温和,但目前已经成为中国第三大移动游戏,仅次于我们的另外两款游戏。这些就是我们在新游戏推出方面的一些想法和对策。
关于你提到的各个细分领域利润率的可持续性问题。实际上,有很多因素在起作用,包括竞争状况、宏观经济状况、季节性因素等等。但我认为从长期来看,最重要的因素是该细分领域内产品和业务的组合。我们的三大细分领域——广告、金融科技和商业服务——正在发生积极的组合转变,从低利润率的业务收入转向高利润率的业务收入。如刘炽平所谈到的情况,我们预计这种积极的组合转变,在未来几年内将持续存在于我们的所有三个细分领域。我们相信,当前的利润率以及利润率上升的趋势都是可持续的。
国信证券分析师Anna Zhang:Meta公司基于大语言模型优化了他们的Advantage+广告工具,请问管理层可否介绍一下公司计划如何使用人工智能来提升广告业务?未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字节跳动、阿里巴巴等竞争对手也不断将该技术应用于他们的广告业务,管理层如何看人工智能技术在推动广告市场份额长期变化方面的作用?
詹姆斯·米歇尔:我们认为,无论是Meta还是腾讯,像Advantage+这样的工具对于社交媒体公司发展广告业务至关重要。它们助力实现了广告购买和目标定位过程的简化和自动化,使社交媒体公司能够为广告商提供更具竞争力的体验,同时社交媒体平台拥有更高的用户参与度,这是搜索引擎和电子商务平台所不具备的优势。
对于第二个问题,我们的很多竞争对手也在应用人工智能,这是所有人都能从中受益的变化。但我们认为最大的受益者将是其中一部分公司,他们拥有大量的用户时间没有得到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的部署能够帮助他们更有效地利用这些时间,推动点击率实现大幅改善,这种转变在点击率原本较低的广告库存中最为明显,比如社交媒体广告库存。这些工具还会为那些以前只能为消费者搜索条目创建文本广告,而不能为社交媒体创建图像和视频广告的广告商提供巨大便利,有了这些工具,他们就可以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为社交媒体创建广告。总的来说,我们认为广告支出将重新分配到那些用户时间长、参与度高的服务上,助力其提升点击率,增加交易量。
Anna Zhang:再跟进一个问题。Meta最近也宣布了他们的Meta人工智能服务,并将其推广到所有Meta产品之中,包括WhatsApp和Facebook Messenger等。公司未来会基于我们出色的网络产品,而推出类似的在线产品吗?
刘炽平:我认为只要有合适的产品,微信平台和其他拥有大量用户参与的产品都可以成为人工智能产品的绝佳分销渠道。但目前,每家公司都在尝试不同的产品,看哪些产品能行得通。还没有哪家公司真正打造出了杀手级的应用,可能OpenAI的问答模式除外。我觉得大家应该有信心,腾讯一直在开发技术,混元大模型拥有一流的技术,我们也在积极创造和测试不同的产品,了解这些产品对我们现有的产品的意义。待时机成熟,这些产品将在我们的平台上推出。
大和证券分析师John Choi:关于公司的商业云服务,我们看到了部分新业务实现了不错的业绩,比如像企业微信海外版WeCom的营收增长了三倍,腾讯会议的营收也翻了一番。考虑到云业务也会非常受宏观经济条件的影响,管理层观察到的客户情况有没有很大的恢复,未来的增长会否出现加速?关于财富管理业务,我认为这一直是我们增长的关键驱动力之一。能否详细阐述一下我们在这方面的策略?需要在哪些领域投资?还有哪些新增的利润来源?还需要进行怎样的投资,来进一步培育和发展这些业务?
刘炽平:就软件即服务(SaaS)而言,我们看到的是相关产品在商业变现方面所取得的初步成功,长期以来,我们一直将这些产品作为免费服务来提供,所以这一业务的增长基数比较低。这一服务的商业化也验证了SaaS在国内可以作为一项服务实现商业变现。国内的一个基本情况是企业不为软件付费,这与美国等成熟市场非常不同,所以我们也开始为企业提供一些增值服务并实现商业变现,但这一切都还处于早期阶段。与美国企业软件能够实现的收入相比,我们现在所实现的还是相对很小的金额,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观察到的不是商业变现的加速,而是对于能够开始推动这一进程的印证。
我们会持续增长,还没有到达真正的拐点,公司会继续投资打造这些软件服务,它们本身也是非常棒的服务,能够为我们与企业客户建立很好的联系,我们当然也可以销售我们的其他云服务和企业服务。在不远的未来,或许真正的拐点就会到来,而当拐点到来时,我们希望成为最具竞争力和领先的市场参与者。
就财富管理服务而言,我们的客户主要是将他们的钱投入到腾讯同基金管理公司一起提供的货币基金之中。他们并没有将钱提取到自己的银行账户或花掉,增长趋势也很明显,一部分原因是我们的支付平台内有更多的使用场景,所以人们逐渐习惯在平台内投入更多的钱;另一部分原因是消费者的消费意愿降低,他们更愿意储蓄而非消费。针对这方面的需求,我们将继续建设腾讯的支付平台,让用户将更多的财富放心地托付给我们,并且提供给他们更多的使用场景。
通过这些努力,用户将更愿意把钱放在我们的平台上,我们也将继续与更多的基金管理公司合作,为我们的客户提供货币基金及其他财富管理产品和服务。与此同时,我们也将确保在风险管理方面进行大量投资,密切关注和守护客户财富的安全。如果以上提到的这些工作都做好,相信这项业务将持续稳定地增长。
(持续更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