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院长高钢在聊到他把儿子送到美国读书后,万万没想到,美国的教育竟然是这样的。
学生在课堂上可以放声大笑,他们没有教科书,可以自由探讨不同感兴趣的话题,下午不到三点就能放学回家。
一个学期后,高钢问儿子对美国学校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他说,自由。
一年过去,孩子放学常常呆在读书馆,然后抱着一堆书回家,被问及,他说:“老师让每个同学写一篇介绍自己祖先生活的文章,我写《中国的昨天和今天》。”
过了几天,孩子就完成了,他拿着一本二十多页的小册子,里面记录了九曲黄河到象形文字,还分出了章与节,这确实令人惊讶。
之后,他又写了另一篇《我怎么看人类文化》,以“饺子”来切入内涵丰富的“文化”,这让老师写下了这么一句批语“我安排本次作业的初衷是让孩子们开阔眼界,活跃思维。而读他们作业的结果,往往是我进入了我希望孩子们进入的境界。”
孩子小学毕业时,已经熟练地利用电脑和微缩胶片系统查找所需要的文字资料。
他变得热于为自己的坚持所辩解,并懂得利用书籍和所存资料来支撑他的论点。
对于孩子这样的变化,高钢也十分感慨:“美国的小学虽然没有在课堂上对孩子们进行大量的知识灌输,但是他们想方设法把孩子的目光引向校外那个无边无际的知识海洋。他们煞费苦心地告诉孩子怎样去思考问题,教给孩子们面对陌生领域寻找答案的方法。”
之后,他也想起了和朋友的一次对话,朋友说:“要是凭课堂上的学习成绩拿奖学金,美国人常常不是中国人的对手。可是一到实践领域,搞点研究性题目,中国学生往往没有美国学生那么机灵,也没有那么富有创造性。”
这兴许就是不同基础教育体系所造成的差异。
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面对采访,也曾阐述对中美教育差异的理解:“对天资高的人,美国教育会好一些,而对于大多数的学生来说,中国的教育是比较好的。”
其实,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美国教育有它的可取性,但同时我们也要知道,美国教育两极化十分严重,真正好的学校只对那些社会精英的后代开放,一些贫穷的美国人甚至没有获得接受教育的机会。
而中国教育,在高考体系下,确实给了很多寒门子弟走出大山的机会,至于一些不合理之处,近几年也做了相对应的改革和减负,在“因材施教”这一块在大力推进。
但终归而言,一个国家的教育制度,一定程度决定了该国学生的“起点”,但一个人最终能够走多远、走多高,更多的还是要靠个人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