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集《淘书·品书》,将我们带入一个传统的,整饬的,人、书与书店三者和谐共生的世界。全书用妙趣横生的淘书故事,表达着这样一种信念:虽说现代社会变得越来越快餐化功利化,虽说人们读书的方式也会不断演变出新样,但是书香文化并不是几盒快餐几条微博就能替代的。
一
《淘书·品书》后记中言,“这是一本关于书的小书”。跨越了数十年的人生经历,辗转于京津沪深港、兰州、南昌、扬州、天水以及日英法德各地,作者侯军将这些真实可感、独具见地的淘书故事和品书心得,集纳于《淘书·品书》之中,“这些淘书和品书的瞬间和感悟,却往往构成其生命中难以忘怀的记忆,进而具有了类似于收藏品的珍贵性”。
书、书店和爱书人之间的缘分,是微妙而复杂的。而书店作为书与爱书人之间的桥梁和介质,在《淘书·品书》中被投注了厚重的笔墨。
度过了淘书启蒙期的孔庙书摊,“凑齐”了第一部《史记》的天祥书店,在残丛乱本中过了一把瘾的今古书社,新春佳节下扬州的古旧书店,人生能有几回狂的兰州古旧书店,浓浓书香的伦敦查令书店街,格林威治的一镑书店,时常会发现一些不期而遇的宝贝的东京神田町书店街,香港旺角一带“洪叶”“田园”“学津”“梅馨”这些小书店……侯军笔下的这些书店风格不一,发生于其间的故事也是各具其趣,有惊喜,有遗憾,有感动,也有失落……然而贯穿始终的,是淘书的至乐:“试想一下,从一堆故纸中千挑万选,披沙沥金,心随眼动,手随心动。然而‘过尽千帆皆不是’,正当身心疲惫之际,忽然眼前一亮……那一瞬间的惊喜和满足,想来是很多爱书人都亲身体验过的。”
二
寄情于书店,流连忘返,归根结底还是由于对书的挚爱。正如作者所言:“书之于读书人,是精神的皈依,是无私的挚友,是永恒的恋人。”正因为此,在《淘书·品书》中,作者除了引领读者在世界各地的大小书店完成了一次巡礼之外,同时也铺展开了一幅中外文化典籍的瑰丽图景。
从《古逸丛书》到《春秋公羊传》,从《汉熹平石经碑录》到《杨守敬集》……在这幅文化典籍的图景中,我们不仅能够看到每一次作者在书海中逡巡的执着和如获至宝般的狂喜,更能透视出这一部部典籍背后清晰的文化脉络和厚重的历史传承。
在书中,作者着力描述了自己对于《浮生六记》的偏爱。这种偏爱,引发的是对收藏该书不同版本的嗜好,而在各个版本的流变传承之中,恒存的还是《浮生六记》特有的那种“乐天知足、苦中作乐的生活态度”。作者娓娓道来,我们随之时而漫溯于历史,时而感慨于现实,感同身受于作者对《浮生六记》版本收藏的那种“常看常新,越品越有滋味”之乐。
淘书、品书之间,寄放着侯军的挚爱,更传达出他从中获得的深刻感悟:“书之显晦,实难预料。一时之风行,难保流传之久远。而恒久不变的价值,惟在那字里行间积淀了多少真知灼见。由此观之,时间才是判定书之生命力的永恒标尺……”
三
书、书店,注定要在与人发生关系之后,才能彰显其内在价值。在《淘书·品书》中,人,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凸显和尊重。
因书识人。从天祥旧书店那个对年轻读书人厚爱有加的王姐,到中华文化情结深厚的伦敦光华书店创办人邓家祥;从香港第一号“书痴”林冠中对淘书的痴迷和全情投入的激情,到旺角梅馨书屋老板郑文广因爱书成癖,竟开家书店以书会友……这些栩栩如生的人物,成为了作者多年淘书生涯中最鲜活生动的记忆。
书中见人。在《来燕榭集外文钞》中,作者以亲身经历披露了黄裳与周劭两位老人数十年间“如捉迷藏似的遇合”;《我的七十年》介绍了个人命运转合与国家政治风云波诡云谲同步的老艺术家王炜;由马援到范蠡,从华盛顿到米开朗基罗,由书及人,借书喻理:“文人的笔,写下的都是白纸黑字,那是涂抹不掉的历史”。
以书怀人。在《芸斋的来信》中,作者以深沉的情感和克制的笔触,写出了对于孙犁老人的一片崇敬和感念之情。在《给唐弢写了首“情诗”》中,他又幽默风趣地讲出了一段“吾道不孤”的文人佳话:“把心爱的书比喻成心爱的女人,并不是我的发明,这是普天下爱书人的‘烟霞痼疾’。”在《陈祖芬的“纯真年代”》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心灵纯净似孩童”“坐在跷跷板上想入非非”的女作家。(马强)
如需参与古籍相关交流,请回复【善本古籍】公众号消息:群聊
欢迎加入善本古籍学习交流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