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评论员 杨卉
7月6日,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落幕。今年的展会热闹非凡,各类大模型悉数登场。令人意外的是,大众印象中搞通讯的三大运营商在产品和落地情况上脱颖而出。有观察者称,有“国家队”背景的三大运营商才是人工智能领域真正的产业大玩家。看似是外行入局,实际上,运营商做大模型的优势是碾压式的:有人,有钱。
从三大运营商目前搭建的架构来看,其逻辑不是要成为头部或“网红”大模型公司,而是在推出参数、等级有一定竞争力的AI产品的同时,做AI基础设施的搭建者,与行业客户合作推动AI应用落地,提供“AI+”新设施。例如升级数据中心为智算中心、加速算力基础设施向通智超量一体化演进等。毕竟,比起单靠大模型变现,底层架构的需求规模和变现速度显然要更大、更快。
更为关键的是,目前三大运营商正处在业务转型和价值重塑的关键阶段。一方面,以联网通信为基础的传统业务趋于饱和,用户增速明显趋缓;以算网数智为代表的新兴业务虽然增速较快,但占整体营收的比重仍然较低。另一方面,业内一直认为资本市场对电信运营商的估值偏低,要重塑价值,就需要在传统通信业务之外讲出新故事,AI就是十分“趁手”的载体。
理想状态下,运营商完全可以立足通信网络的资源优势,发挥算力网络的比较优势,摘掉电信运营商标签,发展业务“第二曲线”的同时实现网络技术创新,例如三家运营商都在强调的“AI+5G”。
大模型上,做底座和强调应用是大家的一致选择,中国移动有九天人工智能基座,中国电信做了基础模型+行业模型+应用模型布局,中国联通(600050)有元景MaaS(模型即服务)平台。在未来的AI布局上,中国移动还要搞“AI+未来产业”,涉及人形机器人、脑机接口等新业态。中国电信的大模型产业链从参数到落地应用已有一定优势,会继续打造更多的行业大模型和一系列AI+终端,开拓产业客户。中国联通方面,除了AI产品,还看重通过算网创新、数智创新推动产业创新,意在打造下一代互联网,即联接智能算力的互联网。
在笔者看来,在4G路口,三大运营商的不同选择推动了当前行业格局的形成。此后的通信技术迭代里,5G“杀手级”应用未至,6G投放强度待定,短期内很难靠通信产业来改变各自的基本盘。但人工智能的浪潮下,一段时间里,电信运营商虽然很难重新“洗牌”,却也站上了新的赛道。若AI能力逐渐拉开差距,起码在转型和估值上有望“先行一步”。